岗什卡雪峰的攀登历史

侠名 运华解梦 2023-09-07 02:08:01 -
岗什卡雪峰的攀登历史

大家好,感谢邀请,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岗什卡雪峰的攀登历史的问题,以及和梦到攀登雪峰的一些困惑,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,也没有关系,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解决大家的问题,下面就开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《攀登者》:每个人都有一座自己的山要登
  2. ...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,有人问他们想
  3. 岗什卡雪峰的攀登线路
  4. 岗什卡雪峰的攀登历史

人为什么登山?

前几天去电影院看了《攀登者》,影片根据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峰的真实历史改编。

中国登山队员冲顶珠峰,遭遇雪崩、大风暴雪、坠入冰缝、从雪山急速滑向悬崖等险境,九死一生终于登顶。
整个过程惊险万分,有人牺牲有人受伤,让人胆战心惊也倍感痛心,但更多的是精神的力量。

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当时是在国家极其困难的时候,大部分中国人饭都吃不饱,在那样一个情形下,攀登珠峰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。
那为什么还要去攀登珠峰?

《攀登者》的编剧阿来说:我写《攀登者》就是写精神,写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去攀登珠峰。

1960年的时候,是因为中国正在和尼泊尔谈判关于边界的问题。
中国提出平分珠峰,尼泊尔不同意,甚至嘲讽说贵国都没有攀登成功过,凭什么要分一半呢?所以,攀登珠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就非常重要了。
攀登珠峰是带着国家和民族使命的,是为了证明中国的实力,关乎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国家荣誉。

正如电影预告片开头,学生问:“人为什么登山?登山能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吗?”方五洲(吴京饰)回答说:“几亿人只能想着吃饭这点问题,我们这个民族又有什么希望呢?”

就如登顶途中不幸牺牲的队长史长春临终前向方五洲等人说的:“我们自己的山,自己要登上去。

然而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,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,却因挽救队员生命丢失摄像机没有留下照片,得不到国际上的承认。

所有人都不甘心,却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,方五洲被下放到锅炉房,曲松林回到登山训练基地。
时隔15年,国家重新组建登山队,准备第二次冲顶珠峰。
而当初登顶的三人,方五洲、曲松林、杰布再度聚首,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,带领李国梁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。

面对生与死的挑战,三次冲顶,险象环生,命悬一线,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,心想为什么这次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冲顶,就不能等到第二年再来?为什么就非要登上去呢?

因为这一次,不止是为国,也是为信仰,为自己,为情,为生而为人。

方五洲说,我已经等了15年了,我不想再等下去了。
15年来,方五洲心里始终有个执念,他不甘心,一天不向世界证明中国人登顶珠峰,他就一天不能坦然接受儿女情,更觉得对不起牺牲的战友,无法去过普通人的生活。
所以他一直没能对徐缨说出那句话,因为还要登山,不知道是生是死。

直到15年后在珠峰再次相遇,两人并肩作战,他们之间的那座山才终于消失了。
在生命垂危之时,方五洲才从步话机里对徐缨说出了那句“我现在就要娶你”。

而最不甘心的是曲松林。
不是因为当年攀登上第二台阶时冻掉了半个脚掌,而是当年方五洲为救自己替自己做了决定(曲松林是兼职摄影师),扔掉摄像机,导致登顶后没能拍下证据。
他恨方五洲,却无法说出口,一口气憋了15年。
这一次,他比谁都更想成功。
这也导致他后来指挥失误造成李国梁的牺牲。

刚到训练基地,有队员说登山这么危险稍不留神就没命了,你们不怕吗?新一代登山队员杨光(胡歌饰)说:如果能死在攀登珠峰的路上,我这辈子也算没白活。
原来他遗传了父亲的马凡综合症,他希望证明自己用力活过,也希望站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,向自己已逝的父亲表达谢意。

最终,中国登山队再次成功登顶,将五星红旗插在了珠峰上,并成功测绘了珠峰新高度。
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登顶珠峰。
爱与信念同行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。

人的意志、国家的力量让攀登珠峰的不可能最后变为可能。
毫无疑问,这部影片彰显了英雄主义精神,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怀,有为国争光的伟大信仰,也有普通人为兄弟情、儿女情,为自己、为亲人的信念与执着。

《攀登者》从无到有的过程,恰似在攀登一座高峰

看完电影,我又看了【电影《攀登者》全纪录】,了解了影片拍摄的背景和过程,才发现从导演、编剧、演员到每一个工作人员,无疑都在攀登一座高峰。

2018年6月27日,上影集团董事长任伯伦接到国家电影局的电话:“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我们想请上影承担一部国家重点影片,你们愿意担当吗?”

几天后,任伯伦与国家电影局领导碰头,明确了电影主题:攀登珠峰。
但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虽然国际上有不少登山题材的电影,但此前中国并没有同类题材的电影问世,无论从拍摄难度、摄制团队和演员的经验,几乎都是一张白纸。
最关键的是,时间极其紧迫——以往类似的题材创作,少则3到5年,而从2018年7月开始满打满算,要赶在国庆70周年献礼上映,只有15个月的时间。

正应了《攀登者》的名字,整部影片从无到有的过程,恰似一座待攀登的高峰,无论选取怎样的攀登路径,前方都是未知的高度和种种不可预测的因素。
高强的难度让许多导演望而却步,最终导演李仁港接下了重任。

影片从2019年1月5日正式开机。
从2018年11月阿来所创作的文学剧本,到开机后能够正式用于拍摄的剧本,主创团队一直在推敲、修改。
对于专业性很强的情节和台词,一点一点地核实对照,特别是对珠峰的地形地貌一一核对,而且请教了气象专家、地质专家、中国登山协会,还有很多跟攀登有关的专家来把关。
剧本前前后后改了十七八稿,直到2月3日小年夜,终于定稿。

主要演员的敬业与专业也诠释了何谓攀登精神。
今年1月中旬,为尽快适应角色为进组做准备,吴京去了岗什卡雪峰尝试高海拔登山,学习专业登山技巧,在真实的雪域高原环境获取一手经验。

正式进组后,同样敬业的章子怡(饰徐缨)第一时间就将李仁港、吴京等以及上影团队请到一起,把关于自己角色的脉络认真梳理了一遍,一聊就聊到深夜。

开机后,很多人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“冰天雪地”。
隆冬季节的北方户外,老天爷帮忙下了一场大雪,片场拍摄张译(饰曲松林)一场趴在雪地上爬行的镜头,一拍就是几个小时,张译就在冰冻的雪地里趴了几个小时。

在一场展现在珠峰“第二台阶”的陡坡处,三位登山队员搭人梯上坡的戏里,温度接近零下十度的拍摄现场,张译赤脚踩在雪地里,一双脚冻得通红麻木,他坚持用实景和真实的表现拍摄完了这部分的全部镜头。
那一刻,他才真的体会到了一种可能会失去双脚的恐惧感:“我现在终于知道什么叫冷了,冷就是好像千万根针在扎你,无处可逃。

吴京不用替身,所有现场的危险戏份,都是他亲自出演的。
因为膝盖就旧伤,在天寒地冻的拍摄过程中,伤情一度加剧,几乎无法活动。
为了不耽误拍摄,吴京特地飞去日本打针后,直接赶回片场继续拍摄。
医生叮嘱他打针后要休息三周,但影片中有一段方五洲为了向徐缨表白,在钢铁森林间飞檐走壁攀爬的镜头,为了不耽误拍摄,他在打针一周后就开始拍摄这段高危镜头。

影片中有一场戏令让人印象深刻,就是方五洲和曲松林相互吐露心声、澄清多年误会的酒后戏。
原来拍摄的时候原本杯中是水,吴京特地提出:换酒,要二锅头!
在酒精的催化下,两人演得放松舒展,情绪拿捏也很精准。

这一场戏拍到天亮,两人就喝到天亮,等到收工时,已喝得酩酊大醉。
对于这段戏,电影监制徐克的评价是:讲究!
“喝与不喝,终究眼神不一样,那种眼睛里充满血丝,情绪急促爆发的状态,在平时是演不出来的。

另外还有一段关于胡歌的幕后故事。
拍摄期间(今年3月),胡歌妈妈不幸逝世,这对胡歌而言是一个重大打击。
参加完母亲的追悼会,胡歌很快就赶回了剧组继续拍戏。
大家都很难受,甚至不知道怎样去安慰他,但在拍摄中,他给出的是一如既往的专业态度。

恰逢拍摄方五洲带着登山队在海拔7500米处大风口的重头戏,胡歌未作停歇,当即投入了拍摄。
导演他怕演员受了这么大的打击以后,心理上缓不过来,但是他没有想到,每拍完一条胡歌跟他说:“导演,如果我演的不够好,如果您不满意,您就直说,我再给你拍一条。

直到9月20日,胡歌37岁生日发文透露,连续一周梦到母亲,在生日最后一分悼念母亲,句句令人催泪。
可见他一直没有放下母亲,直到那天才真正释怀。

“通过《攀登者》,我们要表达的是一代代中国人克服万难,为了达成一个目标的那种不屈不挠。
整个过程中可能有憋屈、有磨难、有牺牲,为此甚至可能超越极限,但不言败,不放弃,也不后退。

这就是中国人的攀登精神:山再高,只要攀,终能登顶。

为了赶在国庆70周年上献礼,《攀登者》整个剧组与时间赛跑,与专业较量,与自己死磕,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攀登精神,每个人,都是攀登者!

每个人都有一座自己的山要登

人为什么登山?“因为山在那里。
”这是英国探险家乔治·马洛里的回答。

1924年,在第二次攀登珠峰失败后的一段时间,他被邀请至哈佛大学进行演讲,讲述在珠穆朗玛峰上所经历的,危险而又令人兴奋的一切。

演讲中,《纽约时报》记者提问“你为什么要攀登珠峰”时,乔治说出了甚至比他本人还要出名的话——“因为山在那里(It`s there)”。

这句话被加粗作为标题出现在《纽约时报》上,随后被世界各地的人口口相传,激励了无数后来人勇往直前追寻梦想。

但马洛里不知道,即将进行的第三次冲顶珠峰,自己将被永远埋葬在这座三顾而往的雪峰上。
章子怡在发布会上说了一段话:“也许你一辈子没有爬到过珠峰山顶,但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;这座山不一定那么高,但你永远会有一个奋斗的目标。

人为什么登山?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。
但归根结底,它是对自我的超越,对自己人格和意志的升华,是追求向上生活的坚持,也是对内心本能的诚实回应,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体会活着。

影片开头,学生问方五洲:“老师,我们为什么要登山?"当时,方五洲想了很久,回答说,“因为中国需要进步,世界需要进步。
"其实背后真正的含义是:人需要进步。
要进步,就要勇攀高峰。

并不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要去登山,但人的一生,总会有一个目标,当我们把这个目标看做一座山,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时,每个人,都能攀登到自己人生的最高点。

勇攀高峰的“攀登精神”,深深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,放眼生活,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里,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攀登者。
我们的每一天都在为理想、为家庭、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攀登。

每一次咬牙坚持,每一次冲破困境,每一次实现更高的目标,都离不开中国人骨子里的攀登精神。
人间没有登顶不了的高峰,只要勇于攀登。

愿你我攀过的高峰不只有早高峰和晚高峰,还有我们心中属于自己的那座高峰。
我们真正面对的不是山,而是自己。
只有战胜自己,才能真正站到巅峰。

每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山需要攀登。
这座山可能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可能是使命与责任,是自我突破和挑战,也可能是恐惧、痛苦、不愿面对的过往,意味着伤痛和不为人知的艰辛。
当我们毅然无畏前行,终于登顶的那一刻,将收获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。
当我们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,历经艰辛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。

无人逃脱

企业高管们本想“逃离城市”,享受片刻孤独,体会禅宗所谓“独坐大雄峰”的世间稀奇事——但结果却是雪峰也无法给予一点点。
寂寞,他们最终无人逃脱。
【开头直截了当,不拐弯抹角。
“独坐大雄峰”,形象,生动,别致,新颖。

这正像亚里士多德在《政治学》中所说:“离群索居的人,不是野兽,就是神灵。
”而在之后的论证中,作者自己也完全摒弃了成为神灵的可能性。
于是离群索居就注定只能成为野兽。
哲学家在笔下转了几个弯,最终得了理论——人不能离群索居,不能孤独。
【亚氏的理论,在这里使用,很好,妥当。

这个结论用在当今真是再适合不过了。
微博微信把人划进不同的圈子里,痴迷于此的人连过马路都忙着刷屏,人和人天南海北的聊着,不顾一切地对着屏幕笑着,哭着,不过没有关系,不会有人在意,因为大家也都沉浸在自己的城市圈里。

公共传媒的泛滥仅仅是城市包围圈的一个组成部分,在光怪陆离的世界中,人们经历了惶惑、好奇、狂喜最终深深沉醉无法自拔。
是的,认识群居动物,已经无法活在缺少人声的地方了。
虽然人们似乎感觉到了这是不妙的,想要“逃离城市”,但心灵早已被城市束缚了,人并没有从根本上逃脱。
【人并没有从根本上逃脱,说得好。

城市的喧嚣可以让人很欢乐,但欢乐未必等同于幸福。
【观点不错,有思考。
】法国作家让·季奥诺塑造了一个著名的形象。
那是一个孤独的牧羊人,形单影只又不见人烟,独自生活在偏僻的山区中。
两次世界大战都没能惊扰他的宁静,他只是一个人默默地植树,种下的每棵树都是他的亲人。
牧羊人用了几十年的光阴终于证明了孤独可以使人感到幸福,那种逃脱的幸福是城市难以企及的。
【牧羊人得出来的结论,让我们感觉无奈,但是我们又能够如何改变他的结论?在一个宁静的地方,任何一阵杂沓脚步的进入,都只能带来傲慢、自大、亵渎,而不是幸福、热闹、共享。
所以,我们应该缓缓地望着牧羊人,体味他的和谐与静谧。

城市人需要孤独,需要给手机放个假,需要像戒烟酒那样经历浑身不舒服恨不得一巴掌拍醒自己,最后发现其实自己原本的生活本来就是无需手机的——那时人们过的生活才叫生活。
【思想深刻、独到。
】孤独是最能孕育、激发人的创造力的,《天路历程》、《世界史》的作者无不经历了牢狱之孤独才有了如此杰作。
城市人那140字的微博段子要怎样发展成惊世之作,这是值得深思的。
【生活气息浓,很好。

当下,城市人的尝试仍不幸地处于无人逃脱的状态,但幸运的是仍然有人在奋力地奔突,现在我们不必置身戈壁大漠、雪山雄蜂,但求内心的挣扎逃脱。
让我们看看手机的微博提示音还能把人类再困多久!
【结尾有力!
有创!
有韵!

关不住的鸟

一群企业高管借攀登岗什卡雪峰来“逃离城市”。
初衷是好的,然而从开始攀登直至登顶,始终未能彻底逃离——因为网络。
【引用材料。
这里可以脱离材料,或者化用其他材料,可能会更令人惊喜。

外国一著名学者理查德·桑内特曾经说过:“网络减少了人们的公共生活,使原本该去广场跳舞的人们像章鱼一样被固定在书桌前。
”当然这一说法并不准确,在我看来,网络常常束缚捆绑了人们精神生活——无时无刻不思考关于网络的一切。

无形中,在城市中一切显而易见的压力之下,人们被笼罩于网络的囚笼而不自知。
因而,这群高管逃离了城市的地界却没有逃出城市的精神世界。

然而,这群高管代表人群反映的主观意愿却令人称赞:看见束缚,并尽力逃离以获取自由!
【深思得出的结论。

就像《百年孤独》中那无奈的轮回一样,表面上,这群高管远去了青海雪峰,实际上,却是在“原地踏步。
”并没有脱去束缚的外衣,也并没有得到自由。

研究明史十多年,写就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的当年明月,看清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后也得出这样的结论:“立国就像开公司一样,两百多年就很不错了,……到了崇祯这一朝,‘气数’尽了。
”好一个“气数尽了”,明末,有明君、有贤臣,但纵然全力以赴,仍是亡国。
就好像这群高管,拼尽全力上了山,依然不自由。

真是让人绝望,仿佛有既定的轨道,纵然想尽一切办法也没法脱离命运或其他无形的束缚。

真的是这样吗?

不,不应该是这样。

不论是否成功,这群高管的初衷我是赞同的。
我相信他们确确实实是为了“逃离城市”而并非为了什么无聊的炫耀。
没错,他们没有成功,但也许他们下次便可以意识到错在哪里,又或许,其他聪明的人可以真正“逃离”。
可无论如何,这种“冲出重围”的精神不能丢,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也是一种“自由”的信仰。

熊培云问:“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?”人们回答各异,他的标准答案是:“是用来逃跑的。
”【妙用。

就算一次次逃出来又一次次被抓回去,仍然要再一次地逃出去!
这群高管为“逃离城市”而来,又被网络抓回去,很可笑,但这又有什么呢?再逃一次!

最后,借用一句话:“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,因为它的每一根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。
”【结尾有力,颇得真味。

岗什卡的攀登以冰雪技术为主,路线上冰裂缝较多。
攀登时应结组,不能盲目攀登。
如果有教练指导登山最好。
在岗什卡地区,一般修路和登顶需3天的好天气。
这里海拔与青藏高原腹地同一高度相比,含氧量要高,所以基本不会有明显的高山反应,因为它的北坡是河西走廊,海拔只有1300米左右。

BC→C1

BC离C1距离较远,约5.5公里左右,海拔上升约530米,需4―5个小时。
一路漫上,先经过一段碎石坡,长大约2.5公里,但是路线上有些地方碎石较大,需穿徒步鞋和使用手杖。
在雪线下300米左右,有一段坡度在40度以上的碎石坡,行走困难,需要小心通过。
翻过40度碎石坡,之后上到雪线。
越过一条山脊后沿,“之”字形路线继续上升,就到达岗什卡峰雪线下方的C1营地,路线上浮雪较厚(注意冰裂缝),应结组行走,不宜单独行走,在攀越山坡时需作保护。
晚宿C1。

C1→顶峰

从C1到顶峰高差是646米左右,需要时间约7―8小时,最好早上05:00就从C1出发。
营地向上是约200米、坡度为35度左右的小山脊,山脊上面是一段500米左右的平地,走过平地就到达了主峰的脚下,准备开始冲顶。
前进路线的坡度约在40度左右,途中会有冰坡出现,需要结组攀登作好保护,不宜单行。
在途中应控制好时间,最好在中午1点以前能登顶,因高原气候从中午以后天气都有较大的变化。

顶峰→C1

在顶峰摄影时应互相作好保护不能大意,不能长时间不戴手套、雪镜、以免造成冻伤和雪盲,不宜久留。
下撤时应控制速度,尽量走原路,不可盲目开辟新路,结组做好保护,防止滑坠,确保安全。

2000年7月两岸三地大学生联合登山队(香港,澳门,台湾)19名队员未登顶。

2002年10月日本新泻山岳登山队16名队员未登顶。

2004年10月日本长野中高年登山队27名队员,3人登顶.

2006年5月2日下午3:27分中国湖南8名驴子,老羊和土匪2人成功登顶。

2006年8月甘肃兰州8名队员未登顶

2007年6月24日12时55分青海户外联盟山友老走、西宁理体青年旅舍张勇登顶

*2007年6、7月间,又有若干山友陆续登顶,未做详细纪录

2012年7月24日,北京师范大学绿色营地登山队,9名队员,4人登顶,完成大学生社团首登。

2012年10月5日,青海征途户外探险俱乐部登山队,10名队员登顶。

2014年7月29日,宁夏石嘴山缘野户外运动俱乐部4名队员,李洪海1人登顶;

2015年7月24日,青岛向阳山户外运动俱乐部,五名队员,三人登顶

2016年2月23日,青海大学生郭智阳独自登顶。

关于岗什卡雪峰的攀登历史,梦到攀登雪峰的介绍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